无障碍行业月报(2025年4月)

2025年04月11日 934阅读

图:无障碍行业月报封面

欢迎各位无障碍伙伴积极投稿,形式不限。(投稿邮箱:dongyiruo@siaa.org.cn )

 版块一  

【时事要闻】

1.《人大代表法》新修正案施行,保障残障代表履职权益

推荐理由:3月12日,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正式施行。第五十四条提到:身体残疾或者其他行动不便的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给予必要的帮助和照顾。中国残联主席程凯表示,这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又一件标志性的大事。残疾人以平等的权利、公平的机会、无障碍地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是宪法赋予的权利。

图:《人大代表法》新修正案保障残障代表权益

2.两高工作报告多处强调残疾人司法保护

推荐理由: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分别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多处强调残疾人司法保护。最高法报告指出,2024年会同中国残联出台意见,加强残疾人诉讼服务,2025年将加强助残扶弱等民生权益保障。最高检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公益诉讼5270件,今年将持续做实检察为民,加强残疾人等群体权益保障。

图:两高工作报告多处强调残疾人司法保护

3.2025中关村论坛首次举办科技助残平行论坛

推荐理由:3月29日,由中国残联主办、北京市残联承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助残平行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是中关村论坛今年首设的残疾人领域平行论坛,主题为“科技有爱,共创美好世界”。中国残联党组书记周长奎在致辞中强调科技创新对残疾人事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作用,呼吁强化政策支持、推进协同创新、把握需求导向、深化开放合作,推动科技助残。图:中关村论坛首次举办科技助残平行论坛。

图:中关村论坛首次举办科技助残平行论坛

 版块二  

【行业动态】

1.世界孤独症日:阿里公益以科技赋能点亮“星”希望

推荐理由:在2025年世界孤独症日,阿里巴巴公益联合云上公益、余杭区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发起了“科技助力星梦前行”主题活动。活动现场,前沿科技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数字化干预康复课程等科技手段助力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VR和AR技术,增强了社会大众与孤独症儿童之间的情感共鸣。特别设置的“AI绘本”创作专区,让孩子们在特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二次创作。这些举措促进了社会对这一群体的理解和支持。

图:“科技助力星梦前行”主题活动

2.腾讯推出《腾讯元宝App老年人实用指南》大字版

推荐理由:腾讯推出《腾讯元宝App老年人实用指南》大字版,为老年用户提供了诸多适老化功能,助力其便捷使用智能设备。例如,开启自动播放语音功能后,元宝的回答将自动朗读,减少老人长时间盯着屏幕的困扰。还有实时语音通话功能,老人无需打字,可与元宝自然对话。拍照识物功能可帮助老人识别药品说明书等小字内容,辅导孙辈作业。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的生活便利性和丰富性。

图:用户表示家里的老人想用元宝

3.任天堂、微软等5家企业宣布共同加入“无障碍游戏倡议”

推荐理由:在2025游戏开发者大会上,微软Xbox携手谷歌、任天堂、艺电(EA)、育碧(Ubisoft)等企业,共同宣布加入由娱乐软件协会(ESA)发起的“无障碍游戏倡议”。旨在通过实施标准化的“无障碍标签”,帮助玩家在购买前清晰地识别出游戏所提供的无障碍支持功能。一旦这些标签正式启用,残障玩家将能够在相应的数字商店、产品页面以及数字目录中轻松查找到它们。

图:“无障碍游戏倡议”

4.2025手机视觉无障碍横评报告发布

推荐理由:3月14日,凰家评测「看见」栏目联合信息无障碍研究会发布2025手机视觉无障碍横评报告。对苹果、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六大品牌的旗舰手机及华为原生鸿蒙系统进行了视觉无障碍评测。评测从读屏、生物识别、相册、环境描述四大维度展开,共41个测试项目。此次评测希望呼吁厂商平等看待无障碍功能,加大研发投入,同时也为视障用户提供了选购参考。

图:2025手机视觉无障碍横评报告发布

5.《内蒙古自治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公布

推荐理由:2025年3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旨在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条例明确了无障碍设施的维护管理责任,公共服务场所应提供无障碍服务,信息无障碍建设需逐步完善。

图:《内蒙古自治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

6.扬州建成全国首个无障碍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推荐理由:日前,由中国聋协、中国盲协等指导,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人民检察院打造的全国首个无障碍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全面建成。该基地设置七大特色展区,覆实现视障、听障、残障等未成年人特殊群体法治教育全覆盖。基地还将开展相关残障未成年人专题法治宣传、未成年人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旨在提升残障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保障其合法权益。

图:扬州建成全国首个无障碍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7.2025年盲人信息无障碍督导员培训班开班

推荐理由:3月19日,由中国盲人协会、中国视障文化资讯服务中心主办的“盲人信息无障碍督导员培训班”在贵阳开班。来自北京、江苏等省(市)的16名视障学员及贵州的盲协干部及骨干40余人参加。培训课程包括“看见未来——AI将怎样改变我们的工作”“互联网辅助盲人出行”等。学员们通过学习探讨视障人士的文化需求,学习如何提供专业和人性化的服务,促进视障群体的文化权益保障。

图:2025年盲人信息无障碍督导员培训班

 版块三  

【推荐阅读】

1.华夏时报:从“无障碍”到“无障·AI”,让“无障·爱”满盈

推荐理由:无障碍不仅是硬件工程,更是人心工程,“无障·爱”强调尊重与社会参与。科技助残成为新趋势,“无障·AI”在就业、消费、教育、医疗康复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2025年春晚无障碍转播、科大讯飞“听见AI的声音”项目等,但也面临准确性、数据安全、认知度等问题。未来,各方需共同努力,推动无障碍事业的发展,让每个生命都能获得尊严。

图:华夏时报网报道

2.中国建设报:打造无障碍适老化环境,让城市更有温度

推荐理由:3月31日,《中国建设报》报道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强调以标准引领、存量改造、科技赋能、共治监管等措施,推动无障碍和适老化环境建设。鼓励开发应用智能化技术产品,实现无障碍环境“隐性化”与“人性化”“智能化”融合;强化全过程监管,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从“政府工程”向“民心工程”转变。

图:中国建设报报道

- 鸣谢支持单位 -